昨天我妈发了一张截图给我,说她的养老金到账了,补发的那笔只有426块,她还特意来了句,“今年真是缩水了啊。”
我一看数字,确实不多。去年差不多600多块,今年就400多,差了将近200。我妈嘴上说着“还行吧”,但我知道她心里有点不是滋味。她不是图这点钱养家,就是觉得涨得少,有点没盼头。
我妈还算是比较早退休的那批人,工资也不算高,但至少稳定,社保断断续续也交够了。每年七八月份补发到账她都挺关注的。就像一种惯例吧,一种生活中的小确幸——虽然只有几百块,但代表着“我们还在往上走”。
但今年这事一下让我妈有点动摇。她问我:“是不是以后就不涨了?新闻也不说清楚。”
说真的,我也有点被问住了。我本来以为这就是国家例行的调整,年年都涨,大家也就都习惯了。但现在呢?去年是3%,今年2%,那明年是不是要变成1%?是不是哪天直接停了?
我还真去查了查。
今年为啥只涨2%,是不是国家没钱了?
网上不少人在说:“国家没钱了”“养老金要崩了”“以后年轻人别指望了”……但我仔细看了一下,似乎不是这么回事。
其实说白了,涨得少是因为物价没咋涨。
2024年上半年,全国CPI(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只涨了0.2%。啥意思?就是你感觉买菜也没贵多少,房租也没涨,甚至很多人说东西变便宜了——尤其是猪肉、蔬菜、水果。
按照规定,养老金每年涨不涨,和两个东西挂钩:
一个是职工平均工资,一个是物价水平。
工资涨了、物价涨了,养老金才会跟着涨。这事儿写在《社会保险法》里,是有据可查的,并不是国家随便给你发钱的“福利”,它其实是一个调节机制,跟通胀挂钩,保障你不吃亏。
但问题是,今年物价几乎没涨,工资也没大动,那养老金能涨多少呢?从这个角度讲,其实2%也算合理。
只是——合理归合理,心理落差是真实存在的。
我朋友交了快20年社保,现在也有点怀疑人生
说到这个,我有个朋友,在机关单位干了十几年,每个月社保交得很老实,每次她说交社保时,都是一副“我是在为未来铺路”的姿态。
可最近她跟我说:“你知道吗,我现在特别怕社保白交了。每年就涨这点钱,未来通胀一来,能值几个钱啊?”
她那种焦虑我太懂了。其实我有时候也会想,是不是交社保就是在给国家送钱?尤其是失业了、收入低的时候,一看社保每月七八百甚至上千地扣,心里真的有点疼。
但换个角度想,如果真没交这些年,到了五十多岁,啥也没有,那种心慌才是真的。
今年涨得少,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给你照顾
这次我妈的补发虽然只有四百多,但我细看了下她的短信通知,写得很清楚,基本调增比例是2%,但对低收入群体、有困难的、工龄短的人,还是有倾斜的。
比如我妈说她一个老姐妹,工龄只有15年,今年还多了个“兜底9块钱”,听着虽然不多,但也说明,政策是有在考虑“别让谁掉队”。
而且据说这次在“挂钩调整”的部分做了缩减。啥意思呢?就是之前机关单位退休的和企业退休的养老金差距挺大,这次有意识地把这个差距拉近了一点。
说实话我挺欣赏这点的。
别看是几块几十块的微调,但那是政府在往“公平”那条路上走。有时候你不涨也是一种信号,比如物价稳定、财政收缩,但如果只给高收入人群涨不给底层动一点,那才是真的寒心。
2026年还会涨吗?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
我不是什么专家,也不是博主,但作为一个40岁的普通女人,我觉得,涨的可能性还是有的。
因为这个涨幅,它早就不是简单的“你多我少”问题,而是一个信号问题。
连续涨了21年,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共识:退休金是有保障的、是有盼头的,是国家没把你忘了的象征。
而人啊,到了晚年,除了看病吃药买米买油,最重要的是心理的安定。
这个涨幅就是一个“心里安稳剂”,哪怕只是涨一点,哪怕只有几十块,也让你觉得,“我还在被照顾”。
所以我觉得,只要国家财政不是完全紧张到脱节,明年还是会涨,只不过也许幅度不大,就像今年一样,涨一点,表个态。
我妈说了一句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话
她说:“这年头,有啥涨得过我们养老金稳定的?股市也跌,基金也没了,工资也没见涨,房子也贬值,就养老金年年在涨。”
我听完其实笑了。
是啊,你别说,讲到稳定性,养老金真的是很“争气”了。
有时候我们总盯着它涨得不够,但忽略了,它其实一直在涨。你要知道,在全世界范围内,有养老金能年年涨20年的国家,也不多。
所以你说,要不要继续交社保?要不要相信养老金还能涨?
我觉得,值得。
不是因为它让你变有钱,而是它让你不慌。
如果你也收到了补发通知,留言告诉我你是在哪个城市的,涨了多少?有没有心理落差?或者你有没有对未来养老金的想法,我们一起来聊聊。
安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